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囤積解密,就在我家最混亂的時後竟然還有心情看書!
因為心中默默期待著看完某本收納整理的書,我會有一天頓悟開竅。
雖然我還沒找到我心中那本聖經,但我透過這本書發現原來我離囤積狂還有些許的差距。
是有一種慢性雜亂的傾向。
書上列出了慢性雜亂的定義:
1 努力收納卻無法維持整潔
2 目前的生活品質因為雜亂而越來越糟
3 預期還會繼續亂下去
還好有富先生把持,時時在我耳邊碎念,導致2跟3都還沒出現(萬幸)
這次搬家富先生跟我各自整理自己的東西,
即便他不說他做了甚麼我也看得出來他整理了哪個區塊,
但他往往會在回到家後問我: 你剛到家嗎?
(意思是”都還沒開始整理” 明明我已經忙了1-2個小時還看不出成效)
所以每每整理我就會有怒火覺得我沒有收納的天份
書上也歸納出慢性雜亂者的特性
.積累大量物品、紙張和文件
.難以和物品分開並放手
.興趣廣泛,有許多未完的計畫
.需要視覺上的線索才能提醒自己採取行動
.容易分心或失去注意力
.整理半天卻只是把東西挪來挪去
.差勁的時間管理技巧
OMG 我每個都有真的是個標準的慢性雜亂患者
回想我每回要整理東西時 ,認真個5分鐘就會想: 來播個音樂吧!
然後過5分鐘: 泡杯茶吧! 再過個10分鐘: 切點水果吧!
然後又突然想到 可以順便洗個衣服 等等
結果東西沒有整理好 就覺得 阿~~好累阿
書上有提到慢性雜亂者多少也有些注意力缺失症,我想這就說明了
為啥我永遠都整理不了我的空間了
書上也提到了很有名的普普藝術大師 安迪沃荷
他在過世時留下了大批收藏和610個紙箱裝成的時間膠囊,
他在紐約有27個房間,只有5個沒有被當成倉庫使用。
時間膠囊的由來是由於安迪沃荷要搬工作室將所有鎖碎的物品通通裝箱並標上日期,
之後便有越來越多的時空膠囊了。它們在安迪沃荷過世20年後也才開了160多箱,
最後一個紙箱在他過世27年後一名粉絲以3萬美金獲得開箱資格,
其他觀眾也得花10美金才能親臨開箱秀。
怪不得安迪沃荷說: 我什麼藝術都不用做就能當個藝術家了
很有趣的一本書 推薦給大家參考看看囉